1.游戏名称:水中捞豆
适用年龄段:1-3岁
材料准备:黄豆、碗、汤匙、清水
游戏目标:让孩子体验挑战的精神,锻炼宝宝的手指灵活程度,让宝宝对1-3的数有一定概念
游戏环节:往盛满黄豆的碗里加水,妈妈和宝宝各人面前放一个小碗和一个汤匙,妈妈做裁判员。 妈妈发出口令,要求宝宝用汤匙从水中取豆,从1粒到3粒。能完全按口令取出正确数目的为胜利者。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,爸爸有时故意出错,使宝宝获得胜利,让游戏玩得更活跃。游戏中妈妈要随时鼓励宝宝,让宝宝充满必胜的信心。赢得最后胜利的有奖励,当然使我们的宝宝。
2.游戏名称:不动才是木头人!
适用年龄段:2岁-2岁半
游戏所需:无需准备材料
游戏目的:训练宝宝身体的控制能力,从而锻炼宝宝的意志力和自制力,培养宝宝的规则意识和幽默感。
游戏环节: 爸爸妈妈和宝宝围成一圈坐下,然后一起叫口令:“我们都是木头人,不许说话不许动!”口令完毕,三个人立即保持静止状态,无论本来是什么姿势,都必须保持不动。如果一个人先忍不住说话,或者笑,或者行动,这个人就违反了游戏规则,另外两个人打他手心作为惩罚,并且叫口令:“你为什么欺负木头人,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!”开始下一轮木头人游戏。大人可以让宝宝摆出较高难度的动作,然后不让动。看看宝宝能够把一个动作坚持多长时间。
3.游戏名称:都有什么用
适用年龄段:2-3岁
游戏所需:各种日常生活用品
游戏目的:增加宝宝对物体的认识培养宝宝快乐的情绪,促进亲子间的感情
游戏环节: 在床上放好纸杯、剪刀、毛巾、牙刷、笔、指甲刀等儿子经常用的物品。让儿子说一说,找一找,"用什么东西剪东西"、"用什么擦脸"、"用什么喝水"等。。接着又找了一个牙刷,问宝贝:“宝贝,这个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吗。”然后宝宝回答。依次用其他物品问。拿了一个指甲刀,问宝贝:“宝贝,这个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吗。”宝宝说:“是剪指甲的,我的指甲长了妈妈就用它给剪的。”宝宝都回答完后,称赞宝宝。不要让宝宝一次等待的时间过长,当宝宝达到成人的要求时,应该及时表扬他,给他以强化。并且鼓励宝宝积极动脑筋想办法。
4.游戏名称:配对朋友找找找
适用年龄段:2-3岁
游戏所需:按对儿准备相同的东西
游戏目的:发展宝宝的触觉帮助宝宝发音,帮助宝宝认识物品。
游戏环节:游戏前,先将几对相同的东西分别放在两只口袋中。妈妈示范,先在A袋中摸出一样东西,然后再到B袋中摸一样东西,让宝宝观看从两袋中拿出的东西是否一样。若不一样,放进袋中后,妈妈再重新摸一样,直到摸到相同的东西时,将两种同样的东西配成对,放在一起。在摸出东西后,进行问答对话,让宝宝说出物体的名称和颜色。让宝宝自己去摸,将相同的两件东西摸出来后放在一起,在开始寻找新的一对,直到两袋中的东西摸完为止。等宝宝熟悉游戏的玩法后,逐步增加要配对物品的数量,增加游戏的难度,引导宝宝学习多方面的经验和知识。
5.游戏名称:宝宝知道怎么办
适用年龄段:2-3岁
材料准备:纸、剪刀
游戏目的:让宝宝学习解决问题增加宝宝的词汇量利于宝宝的语言发展
游戏环节:找一个高兴的时候,跟宝宝玩问答游戏。大人提问:“如果宝宝口渴了,怎么办?”宝宝说:“喝水。”“你饿了怎么办?”“找吃的。”“你困了怎么办?”“睡觉。”等宝宝熟悉了之后,再问宝宝一些复杂的问题。大人提问:“宝宝太热了怎么办?”宝宝回答“脱衣服。”妈妈继续追问:“还有呢?”宝宝可能会回答:“吹风扇。”可以让宝宝多讲几种办法,鼓励宝宝出新点子。大人选择问题的时候,要注意选择简单的问题来问,否则,宝宝会觉得问题太难而失去兴趣。
6.游戏名称:鱼儿鱼儿快快逃
适用年龄段:2-3岁
游戏所需:小竹竿、塑料网兜
游戏目的:训练宝宝动作灵敏性,练习自由跑步,锻炼宝宝体力
游戏环节:游戏前,在小竹竿一端挂上一个塑料网兜,兜底朝上,开口处朝下,模拟钓鱼人捕鱼用的网兜。游戏时,爸爸扮演钓鱼人,妈妈扮演大鱼,宝宝扮演小鱼。爸爸说:“我要钓鱼啦。”同时,站在场地中间,挥动着网兜去触碰大鱼和小鱼的头部。妈妈和宝宝四处奔跑躲避。若是谁的头部被渔网套住或者碰触到,谁就被钓到了。被钓到的就站到一边去。如果两个人都未被碰到,游戏再重新开始。让宝宝在欢乐的情绪中学习机智的躲避渔网,避免被套住。宝宝会模仿妈妈机智的动作,这有利于宝宝的动作发展。
7.游戏名称:小草长大了
适用年龄段:2-3岁
游戏所需:有很多小草的画、小草编的头饰、手电筒、扎洞的可乐瓶
游戏目的:训练宝宝想象力,培养宝宝快乐的情绪,促进亲子间的感情
游戏环节:家长首先将准备好的东西一一放好。首先拿出一幅长着很多小草的画,给宝宝讲解:“小草很小很小,刚刚从地里长出来一点小芽,啊!下雨了,雨水淋到地上,小草喝到水了,不一会儿,太阳出来了,小草长高了。”讲完小草的成长过程后,家长个宝宝带上一个用小草编的头饰,让他蹲下来。用可乐瓶装上一点水,在瓶底扎一两个小洞,让水从小洞里洒在宝宝的头上,告诉宝宝:“下雨了、下雨了,小草喝到水了,很快乐。”用手电筒照着宝宝说:“太阳出来了,小草快快长,快快长。”让宝宝慢慢站起来,两手合起来向上举,举得高高的,最后踮起脚尖,说:“小草长高了。”让宝宝扭扭小屁股,表示小草长高了、很快乐。游戏中,宝宝自然就知道小草的长高需要水和阳光,并不需要大人做太多的解释。这个游戏最好在夏天玩,以防淋到冷水受凉。
8.游戏名称:宝宝追影子
适用年龄段:2-3岁
游戏所需:宝宝的影子。
游戏目的:让宝宝走的更稳更快,训练宝宝的反应能力,提高宝宝的认知能力
游戏环节: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,妈妈带宝宝来户外做游戏。一开始的时候,宝宝并不知道影子是什么,妈妈可以指给宝宝看:“妈妈的是大影子,宝宝的是小影子。妈妈一动,大影子也动;宝宝一动;小影子也动。”接着,妈妈跳到宝宝的影子上说:“我踩到宝宝的小影子了。”示意宝宝移动,然后再跳过来说:“我又踩到了。”让宝宝四处跑,妈妈追着宝宝的影子。接下来,互换角色。妈妈说:“宝宝来踩妈妈的大影子吧。”宝宝跑过来,妈妈可以忽快忽慢,直走弯走,使影子不断变化,让宝宝追赶。注意玩这个游戏时,不宜让宝宝跑得过急过快,以免摔倒。另外,尽量选择路面平坦、空间较大的地方玩。游戏中注意宝宝的安全,适当的控制宝宝的活动量。
9.游戏名称:宝宝来看少什么
适用年龄段:2-3岁
游戏所需:五个不同用途的物体
游戏目的:提高宝宝注意力,提高宝宝记忆力,提高宝宝识字的技能,
游戏环节:将五个不同用途的物体放在盘子上,告诉宝宝物体的用途让宝宝转过身,家长从盘子上拿掉一个物体,看宝宝是否能够猜出少了什么。请宝宝不要直接说出少的物体的名称,而是说出少的物体的用途。也可以有宝宝拿掉物体,让承认来猜。大人第一次可以在盘子上方宝宝感兴趣的东西,然后逐渐增加难度,让宝宝记住每种东西的用途。
10.游戏名称:小动物爱吃什么
适用年龄段:2-3岁
游戏所需:有各种小动物形象的卡片
游戏目的:加深宝宝对各种小动物的认识。增加宝宝的知识,扩展宝宝的知识面,发展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
游戏环节:妈妈先把有着动物形象的卡片展示出来,然后问宝宝,图上的动物是什么小动物,他的名字叫什么?当宝宝都知道图片上的小动物是什么小动物后,再问宝宝:“宝宝知道图上的小动物,他们都爱出什么东西吗?”让宝宝之处各种小动物都喜欢吃什么,例如:小兔子爱吃胡萝卜。尽量让宝宝多说一些小动物爱吃的东西,把他所知道的都说出来。还可以让宝宝说说有哪些小动物他们爱吃的东西是一样的。当宝宝出现不知道小动物爱吃什么东西的时候,妈妈就可以把小动物的有关知识教给宝宝。而且当宝宝说得好的时候,妈妈要及时给予表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