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当今的许多家长不同,不少名人、伟人对子女的期望是相当“低”的。鲁迅坚决反对孩子做“空头文学家”。老舍对孩子的期望则是粗通文墨,自食其力,不欺负别人也不为别人所欺负。也许这不仅是对“高处不胜寒”的认识,主要是基于一种更为通达、透彻的人生观,即做一个好人、真正的人是最重要的,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是很有价值的。老舍写道:“我有三个小孩子,除非他们自己愿意,而且极肯努力,作文艺写家,我决不鼓励他们,因为我看他们作木匠、瓦匠,或作写家,是同样有意义的,没有高低贵贱之别。”事实上,名人之后大多成教养良好的平民和各种专门人才。
有人会质疑:如果甘于平庸,那么社会所需要的“精英”如何产生?我认为,真正的精英本质上不是狭窄的知识教育和应试竞赛的产物,也不会从远离社会和大众、脱离生活和实践、“高档豪华”的物质环境中产生。生于忧患、死于安乐、伟大寓于平凡的道理至今并不过时。只有在脚踏实地、关心大众的平民价值和平民生活中,才能产生具有社会责任感、爱心和悲悯心,具有正直、理性、坚毅、宽容、合作等基本品质,具有大思路和大智慧,能够担当和“弘道”的真正的精英。主张“读平民的书,说平民的话,做平民的事”,力倡平民教育的陶行知,成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,就是一个显例。
在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上,一些怪现象的出现,反映了整个社会在教育取向上的方向性错误,反映了以应试教育、技能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失误。在学校教育出现短板的情况下,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及时跟进,甚至因为不适当的家庭教育,导致儿童在人格、思想和观念的发展上产生偏差,影响所及,不仅关系孩子一生的前途,甚至贻害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。
许多家庭的失败教训,可以反过来揭示家庭教育的真正重要的价值。当孩子最终违法犯罪进入监狱、不堪重压进入医院,乃至误入迷途告别人世时,那“失败的父母”往往痛悔不已,还原了虽真实的愿望:上清华、北大、考试分数其实并不那么重要,只要孩子还活着、只要孩子身体健康、只要孩子能够像普通人一样正常的工作生活!这的确是家庭教育最基本、也是最重要的目标。然而,在日常生活中,这一价值却往往被虚置,仿佛它们是自然存在、不会丧失的。
常见一些父母管教儿女时,完全不顾及孩子的尊严,任意责备打骂,甚至一句话就判定他没有出息,严重伤害儿女的自尊心,导致儿童缺乏自信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人格尊严是人的第二生命。人格是人的尊严、价值和品格的总和。所谓维护人格尊严,就是要教育子女不断完善自己,学会自尊,增强自信,对未来充满希望,奋发向上,积极进取,屡败屡战,百折不挠,不自暴自弃、自甘堕落、奴颜婢膝、推脱诿过,这才是有尊严。
对于孩童来说,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无疑是最重要的。“身体第一”并不是一句空话,体现在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、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,热爱户外活动。只要具备条件,应当让小学生学会骑自行车、游泳和轮滑,尤其前两者是孩子能够终生享用的生存技能,意义非同寻常。喜爱户外活动、身体健康的孩子,往往心理也比较健康,这同样意义非凡。我们知道有这样一类孩子,他们文明礼貌,团结合作,性格开朗,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强,“除了学习不好,什么都好”。他们这种开朗、乐观的性格是战胜应试教育挫折、自我疗伤的“秘密武器”,并将带给他们一生的好运,这就是所谓的“性格决定命运”。
孩子的精神发展、人格成长还包括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。这是今天最令家长苦恼的事了:究竟该不该让孩子上特长班学琴、学画、学英语、学奥数?如果不学,是否会“输在起跑线上”?艺术教育对性格陶冶、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,所谓“学琴的孩子不会学坏”,是应当重视的。关键是要从孩子的兴趣和条件出发,顺其自然,因材施教,而非强加于人。逼一个爱画的孩子去学琴,不可能有好的结果。但是孩子无常性,爱好会变化,该不该逼孩子坚持下去?这需要对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做具体分析,不宜笼统结论。在最理想的情况下,一个家长能为孩子所做的,是提供尽可能宽松的成长环境,在这一过程中鉴别和认识孩子真正的爱好和习性,加以引导和培养。俞平伯的教育方法,叫“大水养鱼”,池子越大,水越多,才可能长成大鱼。即便对那些表现出某一方面天赋的孩子,也不宜过早地专业定向,否则,杨振宁将会是个熟练的会计师,而齐白石则只是一个优秀的木匠。
现代父母往往尽其所能,供给儿女丰富的物质生活,然而却造成他们凡事得来容易,不懂得感恩惜福,甚至因为只有接受,反而助长贪念,导致内心的贫乏。在生活中,应当时时抓住机会教育子女知恩报恩,告诉他,这些课本、鸡蛋、牛奶营养餐、职业生补助、住宿生补助等都是国家免费提供的,你要感谢党和政府;这件衣服是爸爸给你的,你要感谢爸爸。时时言感谢,事事存感恩,这样儿童将来才会尊重他人。此外,可以带小孩到医院,去见识世间的凄凉面,来培养其慈悲心、惜福心和感恩心。
一个人不能进步,常常是因为凡事拒绝,不肯接受。有一种人是“闻善言不着意”,也就是说听到好话不以为意,所以就不像一个人。如同一个覆盖的茶杯,因为装不进茶水,所以失去了茶杯的价值。我们的身体需要饮食才能补充营养,我们的心灵也需要有善言来滋养,所以要及早培养接受的性格。
要教育子女不能有依赖思想。有些儿童习惯于“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”的生活,不愿靠自己的努力走向自立。这样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,还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,造成人格缺陷;只想不劳而获,贪图享受,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,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,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。因此,必须教育子女学会依靠自己,学会独立地生活学习,自主处理人生道路上的各种难题;在社会生活中多实践、多锻炼,从小事做起,从现在做起,自觉学习自立的本领;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,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;要拒绝诱惑,战胜自我,超越自我;要扬长避短,在挫折和磨砺中走向自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