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《点击此处查看原文:关于开展幼儿园“小学化”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》,通知要求各地应开展专项治理,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,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、识字、计算、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,要坚决予以禁止。
![关于开展幼儿园“小学化”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幼儿园“小学化”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]()
通知一经报道,立即引发了网友的热议,记者采访了西安的部分家长、老师,看看他们怎么说。
幼儿园张老师:很多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一开学,老师只用两周的时间就讲完了拼音、汉字、加减法,家长担心孩子基础打不好,就只能在校外报幼升小衔接班。我认为这不是幼儿园的问题,应该调整的是小学低年级的课程设置。
幼儿园袁老师:掌握“度”很重要,不要强迫孩子去学,要在游戏中吸收。对于孩子年龄小不能消化所学知识,老师会根据孩子的掌握情况和课程的难易程度酌情教授,游戏+学习的方式,学中玩玩中学,大多数孩子都能学会。
幼儿园李老师:现在的家长选择幼儿园首先看教学质量,因为私立幼儿园会给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做承接教学,所以现在很多家长也都愿意多花钱上私立幼儿园了。
小学包老师:幼儿园应该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,对小学学习也是有利的。现在的孩子上幼儿园时会大多学一些简单的拼音、算数、英语,在一年级教学过程中,我们也会更详细、系统化的讲解知识。小学一年级在教数学方面侧重的是方法,孩子在幼儿园则学得比较笼统,多数是“知其然”但 “不知其所以然”。
家长发愁:幼儿园不让学 小学不深教 孩子怎么办
张女士:我家大宝被一所不错的小学录取,今年9月份就要上一年级了。我认为不需要禁止幼儿园教授拼音、计算、英语等知识。幼儿园在授课的过程中,不要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就行了。现在小孩接受能力很强的,像识字、数字、单词、古诗之类,没入园的小孩基本都会一些。
贺女士:幼儿园不让学,小学不深教,孩子课程耽搁了怎么办?我家孩子上幼儿园时没有学习英语、拼音、算数,读一年级时,与班上的其他学生相比,明显学习很吃力,成绩也不理想。儿子今年刚读完一年级,这个暑假我已经给他报了四个补习班,让他尽快把落下的课程补上。
赵先生:对于孩子幼升小,我一直忧心忡忡,公立幼儿园不教了,可学前教育机构办的热火朝天,价格更是贵得离谱。本来不想让孩子上,可同龄孩子90%都上,等到一年级班里大部分都会,老师也一带而过,孩子不上就成垫底了。
专家建议:教授、吸收平衡是关键 培养学习习惯很重要
![让学生主导发现 让学生主导发现]()
知名教育专家,西安交大韩城基础教育园区总校长刘鹏认为,“幼儿园小学化,表面看病在幼儿园,实际根源在小学。部分小学一年级不按照‘零起点’教学。一年级开始上二年级的课,在幼儿园没有上过小学课程的孩子无法适应,造成排位相对落后。由此幼儿园的孩子,不得已在幼儿园或者其他补课机构进行补习。”
他进一步分析道:“小学之所以这么做,主要是因为部分优质学校学位供给严重不足。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,学校们对学生采用了入学选拔方式,选拔的主要内容就是小学课程内容,造成了幼儿园学生的‘提前学’现象,小学化倾向由此形成。
所以去除幼儿园小学化,关键不在幼儿园,关键在小学;小学如果能够改变学生的选拔方式,采用免试均衡入学或者选拔学生的时候用面谈等方式,避免知识化选拔,这些都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问题。”
疑问:政策怎样落实?
刘鹏说:“从理念上我们要改变,而从操作实际上来说,小学要么就是义务教育均衡化,避免择校;要么就是民办小学在选择入学方式的时候,坚持面谈入学,不进行知识性选拔,以学生的能力倾向为导向,它的科学性,包括信度效度的指标,更值得我们探索,同时幼儿园在坚持游戏化活动为主的情况下,应该探索怎样对孩子早期的智能进行开发才符合他的认知水平、认知能力。
这个认知水平和智力的发展,也是留给我们的一个大课题。我认为幼儿园去小学化倾向,不是不重视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、智力的开发,也不是吃了玩玩了睡,而是用游戏化的方法帮助孩子,用探究、体验、活动等方式,让幼儿主导发现,让教育自然发生,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