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通过感统训练培养孩子的注意力?
提到感统失调,很多家长是比较了解的!三岁以下孩子的父母,对这个概念的了解可能会少一些,大多数了解的父母都是在孩子上幼儿园大班或小学以后。
但是感觉的发展实际上源于孕期,并不是到了小学以后才出现。感觉的发展在孕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孩子感觉的发展的好坏,所以孕期部分是非常重要的。
我们首先来了解一关于感觉:
感觉实际上有七大感觉!而我们平常所熟知的是五大感觉。
这七大感觉是
前庭觉
本体觉
触觉
视觉
听觉
味觉
嗅觉
其中前庭,本体和触觉是非常重要的!
一个人没有视觉,是盲人;没有听觉,是聋哑人;如一个人没有前庭觉或者是没有触觉,没有本体觉,这个人实际上就“不存在”了。
如听觉,有的人听过一遍就能记住内容,有的人却必须看到事物才能记住。这实际上是学习类型的不同,听觉又分为听觉的记忆功能,听觉的欺骗功能,听觉的理解功能。很多五六岁的孩子听一句话,可能很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,且不同的孩子对同样的话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。这实际上就是孩子在感受发展上的差异,这种差异的对孩子未来是有很大的影响的。感觉发展就想孩子发育的大厦地基一样,如语言功能、心里情绪、认知功能,这些都是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的。

如果在孕期都没有给胎儿一定的感觉刺激,那可能发生出生后孩子会多动。这个是先天的部分,国内外的很多研究也有这样的结论:孕期的胎位不正实际上就是反映出孩子对地心引力的感觉不足。孩子的地心引力感觉不足将来会出现什么问题呢?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会注意力不集中。
大家都非常关注注意力的问题。如果一个孩子的感觉发展不好,一定会注意力不集中,也就是说注意力不集中,是感觉发展不好的直接的显性表现
很多的孩子都是小学上学了以后,老师会跟家长反应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,如经常走神、好动,或是有小动作。这种注意力不集中,只有在上学的时候我们才会认识到。
如何衡量孩子的专注力?
今天就给大家一个粗略的计算公式,帮助您衡量孩子的注意力。
这个计算公式就是:孩子的专注时间(以分钟为单位)等于她的年龄乘以三到五。孩子的专注力时间(专注做某事的时间,单位分钟)=孩子的年龄*(3~5)
如果孩子是五岁,那就是五乘以3到5,就是等于15到25分钟。也就是说一个五岁的孩子,他应该能够主动注意时间是在15分钟左右。如果是低于这个数值那他的注意力有可能就是偏短。
什么是注意力?
什么是注意力,有的家长会说我们的孩子对玩积木、看电视或者是打游戏(他喜欢的事情)可以做很久。那这个算不算注意力集中呢?
注意力分为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
主动注意:有意注意,我们能够自觉的有意识的注意。例如:上课听课,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注意力不集中,是指主动注意时间短。
被动注意:又称无意注意。例如:看电视,它吸引你。孩子刚出生的时候都是无意注意,随着成长逐渐增加有意注意的时间。
什么是感觉统合?
首先来看看下面这些现象:
有的孩子特别喜欢光脚在地上走,给袜子也一定要脱掉;还有的孩子呢,看到衣领上的标签必须要把它剪掉,否则会觉得扎。这都是孩子的触觉,有的比较敏感,有的比较钝。
关于听觉也是一样的,有些孩子听到一个微小的声音马上注意就被吸引过去了,所以这样的孩子也容易注意力不集中,他们属于听觉比较敏感的;那有的孩子听觉就不是这么敏感,可能大声叫他,他也不太容易听见。这个就是涉及到感觉的另一个概念——感觉是有差异性的。所以我们说一定要把孩子的感觉调整到一个恰当的程度,这样的话他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会产生恰当的反应,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统合的过程
有些孩子大概在三四岁,有的也可能是两岁多,特别喜欢在床上、沙发上跳或者在地上转圈儿。大人就会觉得我们孩子非常闹,他是不是多动症啊。其实不是的!这个阶段的孩子,他是通过这样的行为来体验对于地心引力的感觉。这个感觉我们在感觉统合里面叫前庭觉的一些功能,所以如果前庭觉发展的不是很好,孩子一定是会多动的。
如何对小孩进行感统训练?
孩子一定要通过不断地感觉刺激,让他们不断地有感觉体验,以此来完善感觉敏感程度。孩子在六岁之前,我们特别提倡疯玩儿,让他们不断的通过自己的感受发展去体验各种各样的刺激,丰富感觉。当孩子的感觉到位了,以后建立在感觉基础之上的很多功能就会更好地发展。
给大家一些小方法,通过家庭游戏,可以增加孩子的感觉体验,防止长大后感统失调。
第一个游戏:关于触觉。孕期经常需要散步散步本身是对孩子触觉的训练,因为你散步的时候,羊水会晃动,能够摩擦胎儿的皮肤,这是一个很好的安抚的作用。
小的孩子,特别时候剖腹产的孩子,每天要给孩子做一定要坚持,而且要坚持到孩子两三岁,孩子的敏感度就会减低。剖腹产的孩子他本身就是触觉敏感的。
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多玩水,玩沙子,让他的皮肤他的手,经常去体验不同质地的东西
关于前庭觉方面的训练,这个的世界上最好的办法就是荡秋千。如果想让孩子的前庭觉发展比较好,那你一定要多给孩子荡秋千。
本体感觉方面的游戏,实际上是大肌肉小肌肉的训练。大肌肉: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各种运动,比如跑、跳、钻、爬。还有就是小肌肉或精细运动,比如说经常串珠、夹子。可以让孩子帮忙摘菜,开酸奶的瓶盖等,都是一些小的训练。